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基本素养及基本技能和汉、英(外)双浯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在各类学校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在国内外相关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以及相关文秘工作的双语型、跨文化、复合型、实践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要掌握汉语、中国文学(化)和英(日)语语言文学(化)、比较文学(化)、中外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和国际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的基础知识;具有处理古今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与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交流的能力;掌握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测试与评估的基本方法,具有资料收集、调查研究、论文写作、第二语言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能力;接受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系统教育和训练;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具有比较强的双语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熟悉我国与外事有关的政策法规;具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与外事外交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2.掌握有关中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和国际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汉、英双语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和国际汉浯教学能力。
3.具有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了解和理解英语、日语等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传统,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跨文化交际和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的能力。
4.具有从事国际汉浯教学法研究和汉语国际推广策略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相关语言与文化的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和能力。
5.英语达到全国大学英语6级水平。
6.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国家2级水平。
7.普通话达到二等甲级及以上的水平。
课程结构:
主干课程:国际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音韵学、文字学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沦、西方文化与礼仪、英语国家文化基础、跨文化交际、英语(听、说、读、写、译)、汉外(英)浯言对比、汉英双语写作、第二外国语(日语等)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国际汉语教学实践、中国文化技能训练、周秦汉唐文化艺术考察、年度论文协作、毕业论文撰写及毕业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