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有点火:
6月,《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发布后,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先后报道了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家政学专业。
10月,《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出台,《南方都市报》10月25日便重点报道了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家政学专业学习及就业等情况。
11月4日,江苏省家政学会理事长钱焕琦一行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交流考察,双方就家政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家政学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
11月6日至10日,由聊城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主办、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承办的“聊城市2019年家政企业经理人培训班”在技师学院培训中心举办。
今年家政行业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作为全国开设家政学专业的9所本科高校之一,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及家政学专业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个现实:偏见中生存的“保姆专业”
目前,我国有近2.5亿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4000多万失能老人,养老护理员缺口达千万;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四年后,目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5000万,而婴幼儿入托率仅为4.1%,近八成由祖辈参与看护和照料,家庭婴幼儿照料负担普遍很重。 “一老一小”的民生问题,预示着社会服务产业的巨大潜力。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发展的宏观背景。早在2009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就已开设家政学专业,目前设立三个就业方向:企业管理与培训、养老服务与管理、早期育儿与教育,是聊城大学东昌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依托本专业,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11年加入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目前是“山东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
然而,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现实是,在本科高校中,很少有专业会像家政学专业这样,要一遍遍地向学生强调专业自信和职业认同感。其背后存在的普世价值、民生情怀都在苦心劳力、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现状前不堪一击,成为卑微的代言词。
“上大学出来不是做保姆吗?越活越倒退了。”今年国庆刚结束,《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发布后立刻引起网络热议,许多人不禁问,“‘伺候人’为什么还要学四年” ?
“那些对家政专业不了解,甚至有偏见的人,可以认真了解一下家政专业!”微博名为“@小情绪”的任盼是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2019级大一学生,刚在微博上怼了一条满是偏见的评论后,她又发了一条微博表达不满和无奈。
学习了小半年,任盼了解到这个专业远非网上所说的那样。“那个人太偏激了,说学校开设家政专业就是坑学生的,学生出来就是当保姆。”社会对于保姆这样的一线服务人员歧视深入骨髓,同时对家政学专业也毫不了解,这是令她失望的原因。
任盼进入家政学专业后,类似遭遇已是家常便饭。就在今年国庆假期,亲戚朋友也多次问她学什么专业,每次她都要解释。
一组数据:毕业生100%就业,专业满意度高
观念无法立刻扭转,当务之急还是要发展教育。
对高校而言,师资是办学最核心的部分。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教师队伍包括高级营养师、婚姻家庭咨询师、高级育婴师、创业咨询师等,是“双师型”教师团队。同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参考全国知名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进行了整体实践课程设计,形成了“实验室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孵化室创业模拟”“公益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家政创业孵化室业务供不应求,已在聊城小有名气,2014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
就业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自信与职业认同感。据统计,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毕业生80%以上考取了高级育婴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今年专业毕业生就达到了百分百就业,主要从事各大家政企业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每年全国各地家政企业都会慕名来学校招募人才,学生十分抢手。
比如,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创业孵化室第一届负责人王东亮同学毕业后,在郑州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家政公司“郑州子珏保洁家政公司”;2011年,90后赵旭慧利用假期入户做育儿嫂,受到各大媒体关注和好评,获得省文明办颁发的“精神文明奖”;2014届毕业生王刚大四实习1个月便被提拔为西安上善家政公司店长,2个月后被任命为总店长,管理西安市12家店;2018届毕业生、家政创业孵化室业务部部长李贺选择继续深造,今年考取山东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而作为00后,进入专业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2019级大一学生任盼也不知道这个专业将要学什么。在她印象中,在家政公司上班的“好像都是保姆”。但是随着了解的深入,以及父亲的支持,她现在对这个专业挺满意的。
加上今年多次出台利好政策,让她觉得这个专业前景非常看好。关于未来,她说打算留在行业内,“毕竟学了家政,我比较喜欢一条路走到黑” 。
任盼的观点在本专业同学中颇具代表性——据调查,经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同学对家政学专业认可度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专业满意度较高。
一种坚守:源于学院对专业前景的敏锐洞察
毕业生“抢手”甚至供不应求的背后,凸显了我国家政服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问题,但也彰显了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持之以恒探索培铸专业灵魂、不断提升育人实效的努力。
实际上,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自开设家政学专业以来,受社会偏见等客观因素制约,目前专业招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作为全国9所之一、全省唯一开设家政学专业的本科高校,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对家政学专业的这份“坚守”,正是源于学院对家政服务行业、家政学专业发展前景的敏锐洞察。家政行业,既是容纳就业的蓄水池,也是育儿养老的保温舱,应当成为社会共识。
去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家政业是个朝阳产业。今年7月5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也表示:“家政服务业在我们国家具有成为万亿级别产业的潜力。”
朝阳产业亟待专业人才。基于此,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强调学生“自信+服务”的专业信念培养,为了培养学生“选一行爱一行”的专业自信,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及鲁西地区勤劳质朴的精神融入专业教育,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从思想上踏下身子,“入企、入户、入基层”,并把这些加入学分。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十年的专业建设,目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在教学体系构建、育人实效探索、产业对接实践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趟出了一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路子。
比如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毕业生丁贵滨,从2016年底踏入山东佰业环保科技集团的大门,就被当成了“宝贝”。集团运营总监刘振从面试丁贵滨开始,就有了强烈的念头:“必须把他摁这儿,可别让他跑了。”
正像全国人大代表、济南阳光大姐家政公司董事长卓长立评价的那样,“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大学生的表现彻底颠覆了我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他们做人踏实朴实,做实认真专业,原来90后大学生也这么热爱家政行业,我很感动”。(通讯员:杨帆 刘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