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狂风弄花影一一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赴长春高校新冠疫情核酸检测队工作纪实_抗击疫情_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击退狂风弄花影一一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赴长春高校新冠疫情核酸检测队工作纪实

中国高校之窗

这场疫情就像一场狂风,疯长着它的肆虐。扑向了春青细柳,扑向了花绽姿媚的季节,给吉林长春的春天带来了一场疫劫。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4月2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及附属医院党委,根据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迅速组建了白医专附属医院赴长春高校核酸采样队,赶赴长春各高校疫情防控应急救援区域,全力协助当地紧急疫情防控工作,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及附属医院的56名“战疫勇士”带着“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决心,为长春抗疫注入白城力量,以击退狂风弄花影的浩气向长春出发。

202204267771.jpg

千里寒风千里路,疫情战场我们冲,这是我们的决心。 4月3日凌晨 2点多钟,我们全体队员风尘仆仆的抵达所有分校区,大家稍事整理,因时间紧、任务重,且须完成各种事前协调、准备工作,作为领队的我几乎一夜未眠,早晨7点带领暂时住在理工大学东校区的王丽、王元圆两名组长,联系学校负责人沟通协调清点物资,消杀环境,同时针对现有环境及设施建立相应的工作区域。长春理工大学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理工大学白城支援队保障群”,在东校区研究开展工作,设计东校区、西校区、南校区、华苑宾馆的工作环境改建及制定工作流程,对要面临的情况进行设定,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整改,同时指导工程学院按照理工大学的标准准备工作。午饭后,工程学院、理工大学东校区、西校区及华苑宾馆分别投入到了核酸采样工作中,东区王丽组长带上组员张艳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主动到风险高的区域工作,“我是组长我先上!这里危险让我来”!我凭借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带领5名队员开展西校区重点人群居住公寓进行核酸单采工作,正如在请战书中说的一样:“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到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负责华苑宾馆的马玲玲,在请战书中这样说:“我经验丰富,我先上;疾风劲草见忠诚,不忘初心勇担当”,所以再分配任务时,她主动请战到华苑宾馆重点人群进行鼻腔、口腔分泌物同时采集工作。回到驻地后,虽然身体极度疲惫,在胳膊抬不起来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对工作区域、生活居住区进行严密的消杀。然而,工作情况不断的发生变动,人员也在不断的调整,即使这样,所有队员都有一种“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无论到任何工作岗位都没有怨言。

202204267772.jpg

有几分热,就发几分光,这是我们的担当。长春理工大学的领导经常这样问我:“你们的队员在5所大学,9个校区工作,那么多事情需要你处理 你就别去公寓了,手机也因为消毒剂喷洒,信号断断续续的”。我说:“我要带领我的队员共进退,在面对着6个人要完成6600人的核酸采集任务,我不能采1000,还能采800,就给队员减少了工作量,而且,我要掌握工作的实际情况,便于调整工作方案”。这种率先士卒的作风得到长理校方领导的赞扬,也感染着全体队员。回来后胳膊是酸的,手是麻的,眼睛由于消毒水刺激患了急性结膜炎,晚上疼的睡不着觉 但是,依然在坚持。队员说:“领队,明天你别去了,虽然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但是你别去了,完成任务后我们可以休息,你不能啊,你还得等待任务,分配明天的工作呢”。的确是这样,在每次采集核酸回来后,身体虽然很累,很想休息,但作为队长,我每天要对5所学校工作人员完成的情况做一个汇总而且要向领导汇报,还要等核酸报告结果,教育厅会根据检测结果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部署,根据工作量,针对队员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情况做出合理分工。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必须保质保量努力完成此次支援任务。

202204267773.jpg

党员是先锋,党员是模范,党员是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这是我们的信念。在来长春的途中,具有22年党龄的王垠宇院长,为了鼓舞士气,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向我提出:“队长,咱们这组有多少党员,能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吗?”我们立刻统计,有正式党员4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1人,符合条件,经他向组织申请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期间有3名队员火线入党,11名队员提交入党申请书。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核酸检测队临时党小组和领导小组成员,在救援工作全程中起的早、回的晚、睡得少、干得多,这种吃苦在前、忘我带头的工作作风,为全体队员做出了榜样,更是我们能够团结一心、高效完成组织交办任务的精神保障,我们充分发挥和体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02204267774.jpg

赵慧卿副队长是这次火线入党成员之一,他带队9人在工程学院执行任务,由于任务紧急,工作量大,他们经常要工作到后半夜,最长的一次甚至工作了13个小时。李春子皮肤严重过敏,仍然坚持带队工作;护士尹旭腰间盘突出较为严重,双腿又痛又麻木,无法安睡,何况还要坚持爬楼梯核酸采集任务;护士陈馨然因穿防护服时间过长,呕吐厉害,稍作休息后继续工作;医生孙馨童摔伤左膝关节及右手拇指,疼痛难忍,仍然工作在一线。

202204267775.jpg

再苦再累,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我们的责任。队员李雪担任战地宣传员,每天完成工作后,回到生活区,无论几点都要对身边有感触的事情进行记录,她说:“要把这次经历记录一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年代里,这就是自己的最大的贡献”。看得出她也很累,但是依然坚持,每次写稿都要到23点甚至凌晨,对一篇稿子改了又改,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我看到了在她身上那种军人的力量,真是军人退伍不褪色。并与队友王元圆制做抗原自测、核酸采集及穿脱防护服等课件,供各校区培训使用。

202204267776.jpg

迎难而上,甘于奉献,哪里需要哪里去,这是我们的品格。“长春体育大学需要支援,张晓雪由你带队……”挂断了电话,张晓雪便带领华树春、李明月和孙世影出征。到达目的地后,张晓雪了解情况后,立刻组织该院的教师志愿者进行穿脱防护服和核酸采样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四人分成两组,为了节省时间和物资,她们连续工作7个多小时,完成了3000名师生的核酸采集,由于天气寒冷,加上在户外工作,华树春出现了咽喉肿痛,但她依然坚持工作,孙世影和李明月虽然年龄小,但是在工作中丝毫不马虎。就这样,4名队员一干就是三天,连续三轮核酸采集,脱下防护服的她们就连抬起肩膀的简单动作都非常吃力,经过手消液清洁的双手暴露在寒风中,更是冻的瑟瑟发抖。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掉队,真正体现了我们白城医高专人“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力量,以及在和长春人民共同抗疫的风采。

202204267777.jpg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怀,这是我们的风采。每一位队员都具备这样的品质,每一位队员都让人竖起拇指。薛丽丽,2次人员调动,从长春理工东校区到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最后调到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然而即使面对多次的工作调整,对自己的工作依然高标准,严要求。在第二次调整时,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特意打电话想把薛丽丽留在本校区的要求,看到了她的工作能力得到校方认可。我自信地回复领导“请领导放心,我们出来支援的所有的人员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目前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需要更有组织协调能力的队员去工作”,就这样,薛丽丽带领队员再次出征到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走过的三所学校,她展现了白城医高专附属医院人的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几所学校领导都给予薛丽丽高度的好评。

202204267778.jpg

保质保量,高效完成任务,这是我们的情怀。4月3日至18日16天内,33人完成了长春理工大学东、西、南、华苑四个校区、长春工程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体育大学的临河校区、南岭校区两个校区、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共计5所高校9个校区的核酸采集及培训指导工作,33人完成了16轮,共156211余份核酸样本的采集;大型培训任务8次;有6名队员检出阳性病例5例。。4月2日至3日支援长春市核酸采样队2批队员,共计56人次,承担长春市7所高校近5万名师生的核酸采集工作。

202204267779.jpg

春城人送给我们的各种荣誉称号,这是我们的欣慰。相聚总会与离别相伴,经过了十多天的奋战,离别的长春的日子到了。各高校在得知我们4月19日返程时,有许多不舍但是不能不舍,因为知道我们要去下一个战场。而他们尽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感谢我们,长春理工大学、长春体育大学、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给我们写了感谢信;长春理工大学西校区文学院领导给白城医专附属医院支援人员撰写一首送别诗,党委书记杨玉新带领班子成员到理工大学西校区为我们送行,并带来了足够多的食品供我们隔离期间食用。职业技术学院赠送锦旗与荣誉证书。长春工程学院制作视频表示感谢。我们通过稳妥有序的工作布置,可靠的专业能力,耐心有爱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援长院校领导及广大师生员工的真心认可和高度赞扬,且赋予我们“采集小能手”“微笑天使”“温馨大姐”等荣誉称号。

2022042677710.jpg

上图: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赠送锦旗仪式

2022042677711.jpg

上图:长春理工大学送别诗

2022042677712.jpg

上图:长春理工大学赠送食品

2022042677713.jpg

上图: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感谢信

2022042677714.jpg


上图: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体育大学 感谢信

这些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对我们支援人员工作的肯定,17天支援任务顺利完成,平安凯旋。在队员们上车时,学校领导前来送行,理工大学带了足够多的食物供我们隔离时用。这次因为疫情,我们“南北”相连;因为这次支援,我们更相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相信我们所有最美逆行者者的努力,定会“疫”去不复返。

2022042677715.jpg

上图:白医专赴长春核酸采样队(长春理工大学)合影

凭勇敢,靠团结,聚团队,仗信念, 扬精神,这是我们的宗旨。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赴长春市支援核酸采样队56名勇士,承担长春市7所高校近5万名师生的核酸采集工作。在这支核酸检测队伍中,所有人都是主动请缨,最大的今年56岁,最小的23岁,累计工作超100小时,完成核酸采样237946人次。56名队员“0”感染,圆满完成任务。

前方无畏,后方无私。长春有难,兄弟驰援,这是我们爱的奉献。坚信疫散春会来,天暖花会绽。我们也会发扬这次击退狂风弄花影的战疫精神,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之中!(段春英  陈宝林)

中国高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