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以实施河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校建设为契机,顺应“互联网+”的新趋势,遵循国家数字校园规范标准,围绕“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网络育人平台功能,打造以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开放平台、主数据管理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四个平台为框架,以业务系统建设为核心,以校本数据中心为基础,以资金投入为保障的科学建设体系,努力保障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高质量运行,学院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网络育人树起新标杆,以高质量的智慧校园建设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完成信息化整体架构。学院智慧化校园平台的实现基于数据、身份、信息的集成,在平台上构建业务、整合流程、体现服务、积累数据。成为学院的业务、流程、服务、数据一体化平台,从业务开展和流程执行层面整合,实现数据融合,消除信息孤岛,做到让各业务部门多种业务,同一来源;让终端用户一次填报,重复利用。
以角色视角重构校内应用。在校内通过服务封装和流程重组的方式,将原先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重新通过服务的方式进行展现,并通过基础支撑平台的组件化能力,组装成新的业务,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针对包含教师、学生、职工、管理人员等几大角色,提供除了原有行政管理类外的全维度服务,覆盖生活、工作、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让学院的信息化建设真正面对全校人员发挥作用。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果的使用价值,增加全院师生对信息化建设成果的信赖程度。同时,收集大量传统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获取到的校内数据,为后期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和数据基础。
综合数据服务建设。面向师生开展整体服务信息化升级工作,将学生的各类日常业务进行全面服务化,覆盖整个学生工作管理的生命周期;面向教职工实现各类跨部门业务流程整合,提高教职工的办事效率。以数据中心为基础支撑,以学院业务应用产生的数据为支点,为具体的业务提供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学院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全面提升学院的信息化水平。
实现“互联网+”校园,形成长效发展生态。在满足校内业务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服务融合,提供可与校内业务进行深度融合的互联网信息化服务,在丰富校园信息化内涵的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提升校内业务。学院在完成核心管理业务的服务化改造后,进一步关注后续的发展与服务能力的迭代,引入生态开发体系,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通过赋能的方式传递到学院内部,让学院自身具备根据用户需求和业务发展进行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通过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与共享平台建设和关键应用系统建设,学院不断推进教学、图书、档案等数字资源与应用系统的整合,建设基于资源学习、评价、交互的网络学习平台,拓展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学习;建成以业务为主线的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造个人信息服务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及时、便捷的服务。最终对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学生综合管理体系、教学综合管理体系、教工综合管理体系、一卡通系统、水电综合节能平台、校园安防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等逐步与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对接,实现通信服务、教学工作、学习活动、管理工作和学校设施的整体结合,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以校园信息化为引擎,不断探索学院网络育人新路径。
2022年是学院全面提升学院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一年,通过校外进修、校内交流学习的方式以点带面的提升专业人才信息化素养,以标准先行、逐步推进的模式丰富业务系统,以一岗双责的模式完善发展机制。未来,按照学院党委确立的“质量兴校”办学方略,学院信息化发展将着力深化内涵建设,不断推进信息资源标准规范,融合线上线下教育方式,以学分课程为主、培训讲座为辅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优势,实现差异化传播,不断提升学院文化在师生中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保障软硬件网络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院信息化建设质量,坚持走出有学院特色的信息化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