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新华学院在两校区同步举行第九届“逸仙新华班”开班典礼。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教授,教务处处长苏宁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邱易安教授,会计学院副院长吴翔教授,药学院副院长张素中教授,健康学院学术顾问梅碧琪副教授,公共基础教学研究部主任江沛副主任医师,健康学院眼视光学专业主任林智副主任技师,体育系副主任于克巍副教授,逸仙新华班任课教师赖宁艺,逸仙新华班“三导师”代表,教务处相关人员,2022级逸仙新华班学生,2019级、2020级、2021级逸仙新华班学生代表参加典礼。广州新华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陈宝琪主持开班典礼。
王庭槐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2022级逸仙新华班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他表示,广州新华学院自2014年组建第一届“逸仙新华班”以来,多年来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整合学校资源,持续创新“逸仙新华班”的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现已建成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符合优秀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在接下来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各位同学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逸仙班”优质的教育平台和资源,开启“别具一格”的学习体验之旅。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王庭槐寄语逸仙新华班新生,希望同学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和发扬“逸仙新华班”优秀学风、班风标杆队的“优秀”传统,早立志规划人生、早理论联系实际、早参与社会实践,踔厉奋发、不负韶华,用自强不息、求知创新、勇攀高峰的实际行动,彰显青春力量,书写逸仙新华班的崭新篇章。最后,王庭槐校长对逸仙新华班的建设提出期望:一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大逸仙新华班的教学改革力度,做好做实“三早”教育;二是扎实推进逸仙新华班后段教育,以“三导师”制切实提高学生培养成效;三是充分调动家长、社会的力量,加强“家-校-政-企”协同育人,共同落实育人方针。
江沛副主任医师和于克巍副教授作为逸仙新华班教师代表分别发言。江沛详细介绍了逸仙新华班的“三导师”模式,并希望同学们步入大学校园后能尽快适应新的求学阶段,适应新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早日融入“专业老师+全程导师+特长导师”的教育模式多与老师交流,广交“良师益友”。于克巍结合教学实际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保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二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三是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以澄澈之心丈量大地,以好奇之眼探索万物,以热爱之心拥抱生活;四是保持终身运动的习惯,让自己精神焕发、舒展身心。
典礼上,老生代表2021级吴芊芊、苏慧儿同学分别从逸仙班学习经历、逸仙班教育资源优势和收获等方面分享了经验;2022级新生代表李春晖和吴乐奇分别分享了在逸仙新华班的学习经历。他们表示,将秉承“博学、笃行、正心、自强”的校训精神,积极践行“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传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在勤奋学习中增长才干。
典礼最后,梅碧琪副教授、林智副主任技师,吴翔教授、于克巍副教授分别为2022级逸仙新华班两校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文/何佳瑶 李国浩 陈东廷(实习记者) 图/彭婧 郭芷呈 许锐漫 何韵瑶 陈佳琳 陈天北(实习记者) 叶振康(实习记者) 蔡松桂(实习记者)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