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23个中国记者节之际,为提升学生记者的采写能力和综合素质,11月8日晚,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在两校区同时举办庆祝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暨大学生新闻中心业务培训会。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红梅、大学生新闻中心指导老师陈靓及260余名大学生新闻中心成员参加培训会。江西广播电视台陶望平、党委宣传部舒海平老师分别为红角洲和枫林校区学生记者授课。
陈红梅肯定了大学生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她说,广大学生记者活跃于校报、广播、校园网、新媒体等校园媒体,采写了许多反映学校建设与发展、教学科研管理改革与成果、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佳作,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作出了贡献。她对大学生新闻中心学生记者提出了四点要求:坚持服务大局,提高站位,密切关注国家和学校的政策动向,提升新闻宣传力;坚持以生为本,捕捉学生的关注点,加强新闻宣传的贴近性,让新闻作品富有生机与活力;坚持守正创新,加强校内新闻阵地的融合性,实现资源共享、业务互通;坚持提升个人素养,熟悉掌握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等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宣传的创新力。
陶望平老师以《践行“四力”守正创新做优秀校园媒体人》为题,立足自身实践,为学生记者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表示,践行“四力”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打造过硬本领;守正创新需要加快融合发展,拓展全媒体发展阵地;要成为一个优秀校园媒体人,则需要手脑并用。他还从“采写、标题、正文、题材、图片”等方面讲述了如何写好新闻报道。深入浅出的语言,大量的真实示例,有深度,也有温度,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共鸣。陶望平指出,大学生新闻中心成员应拥有政治高度,悉心关注国内外大事;要积极实践,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充实到新闻采写中去。
舒海平老师以《文学创作与阅读》为题,结合自己与文学的故事,带领学生领略文学的美丽和体会自心而发的创作。他讲述了文学大家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风格的区别,体会他们心理的变化。他还从“文字、语言”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文章。他指出,要成为一个优秀校园媒体人,需要积累,要留心所见所听,写出源于心的作品。
据悉,党委宣传部每年都会为大学生新闻中心学生记者举办业务培训会,今年将在新老校区安排四场业务培训,学生记者提升采写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推动了校园新闻媒体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参加培训的学生记者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对记者这一身份的认识更加深刻。作为校园媒体人,将牢记初心使命,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新闻工作,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掘校园真善美,传播校园正能量,为学校建设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作者:文/陈佳淋 钟薏 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