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形势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二十大号角嘹亮:“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培养一批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的生力军。一线教师要学深悟透二十大精神,融会贯通,将之转化为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内生动力和工作能力。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党育才,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书写新时代教育宏伟篇章。
立根铸魂,筑理想信念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的新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什么学生意味着建设怎样的未来,是关系到事业成败的时代大课题。身处教育第一线,岂能不慎而重之?我们应替青年把好思想关,不断从红色基因中萃取能量为青年立根铸魂,给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前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先贤,后有张桂梅为贫困女孩创立华坪高中,以青春和健康谱写的教育壮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叫信仰。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千千万万像张桂梅这样的平凡英雄,他们以一以贯之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非凡的诗行和奋斗的荣光。用正确的理论教育青年,用坚定的信仰武装青年头脑,听党话,跟党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新征途上昂扬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
率先垂范,育踏实肯干之才。青年学子走进大学,翻开人生最闪亮的篇章。为人师者,要以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栋梁之才为使命,不仅自己要奋勇当先,还要时刻思考怎样把建设祖国的接力棒交到青年手中。时时勉励青年立鲲鹏鸿鹄之志,在干实事中绽放绚丽的光彩。只有无数青年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撸起袖子加油干,以跨马加鞭未下鞍的拼搏精神汇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中去,敢于攻关克难,有择一事而终一生的踏实钻研态度,有以涓滴之力奉献国家发展的视野格局,有海纳百川自我革命的勇气担当,我们的伟大事业才会创造更加伟大的奇迹。鼓励青年既要有“敢上九天将月揽”的敢拼敢闯,也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脚踏实地。苦地方,险地方,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历风雨,磨砺锻炼,长见识,开视野,增本领,干实事,干大事。立时代潮头,交出精彩答卷。
丹心报国,担砥砺奋斗之责。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让我们以三尺讲台为战场,把民族复兴的梦想熔铸进青年血脉里,将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当代中国的昂扬之姿展现在青年面前,把风雨无阻披星戴月逆行出征勇攀高峰的中国平凡英雄的事迹烙印在青年心里。以青春之小我铸青春之教育,以爱国之丹心塑造时代新人。青年一代是与时代同向同行大有可为的一代,有如初日升起,当以一腔热血献祖国,惟知奋起,惟知跃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个充满荣光和梦想的时代是属于青年的时代,更是需要青年迅速成长、勇担责任、绽放青春智慧和力量的时代。广大青年学子应高举理想信念大旗,淬炼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真本领,用知识和才华书写青春无悔的誓言,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
关山初度路犹长。党的召唤就是发令枪,我们走在光辉灿烂的大道上,我们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我们壮志在胸激情昂扬。让我们为国树栋梁,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敢于拼搏奋斗、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让我们和青年一起,以奋斗书写强国有我的誓言,以奉献拓展民族复兴之路,以自强铸就盛世中国之光,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创造更伟大的奇迹。(夏友福 文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