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工程技术教育中心:对标“双高”目标,着力打造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_高校之窗|中国高校之窗 
大学库管理系统

河南工学院工程技术教育中心:对标“双高”目标,着力打造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中国高校之窗

自2019年4月机构重新整合成立以来,河南工学院工程技术教育中心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突出教学、重视科研、加强培训、校企融合”的功能定位,对标“双高”目标要求,依据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技能为基础,以培养综合和创新能力为拓展,坚持软硬件建设两手抓,着力打造一个契合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加强硬件建设,智慧教学提质提效。为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求,中心以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为抓手,着力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对省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充分调研并结合前两期智慧教学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暑期利用休息时间集中开展了智慧教学平台三期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心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70余间智慧教室,建设规模在河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同时,为满足河南工学院多学科、各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要求,中心已完成机械类、电气自动化类、材料类、管理类、电线电缆类、实训类、思政类等各类虚拟仿真教学资源20余项网络资源的共享访问,实现了河南工学院所有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立足创新创业,积极搭建实践平台。近年来,中心紧跟新工科发展步伐,以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围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3+1”实训课程改革,将传统实习区域重新调整规划为:基础区、创新区、智能制造区、创新实践区,引入工业4.0的元素,提升智能化水平,新建成了机械工程创新实践平台与电气工程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了实习工程教育技术水平。2023年7月,在中心成功揭牌的河南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专注于指导和组织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工程实践、自主创业等创新创业活动。

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教学保障能力。中心牢固树立并践行服务意识,针对岗位职责不断加强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教学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近两年来,先后搭建了智慧教学平台、点播直播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以及管控平台,并完成了多平台融合的教学改革,开发了智慧教室报修系统,实现了一卡通无钥匙上课与钉钉扫码上课,为任课教师正常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截止目前,智慧教室累计为全校师生录制课程200余人次,录制课程资源2000多课时,存储教学资源10000多GB。同时,中心积极承办和保障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教学示范观摩以及教师招聘等学校大型重要活动。

坚持引育并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中心成立后,结合自身实践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按照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通过“引进、提高、聘用”等途径和形式,初步建设了一支以硕士为核心、以专任教师、工程师、实验师、技师为骨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中心现有专职人员4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0余人,30位教师具备“双师”资格,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工程技术教育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要求。

下一步,中心将对标学校迎评促建工作新要求,立足岗位工作实际,以更饱满的干事创业激情,持续为学校“双高”目标实现而努力奋斗。(工程技术教育中心 文/图)

20231106125107.jpg

中国高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