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冻雨和大雪意外袭击武汉,气温骤降,道路积冰,冻雨压折了大树枝丫,冻不住江大师生间的真情,寒冰冻结了道路,却挡不住江大人播撒温情的决心。校领导身先士卒,各部门、各学院教师用行动与爱心交织出这个冬天最温暖的“旋律”。
“这里没有领导,但有学生”
罕见的冻雨,压断的树枝,冰封的道路,保障在校师生安全成为江大人心里最深的惦念。
2月2日,面对罕见的冻雨,校党委书记覃道明、校长景新华第一时间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防范应对和应急处置,确保学校大局平安稳定和师生安全稳定过冬。学校发布《关于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提示》,部署全校抗击冻灾工作。
“这里没有领导,但有学生。”自2月3日起,学校校领导带队,组织在校教职工投入扫雪除冰一线,进行人工铲雪除冰、并协调校园建设处调用铲车清理校园主干道积雪。
校园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为了保障工作效率,在校教职员工无论部门、无论职级,毅然操起铁锹,投入这场与风雪的“战斗”中,最终完成了校园主干道全线贯通大循环。
学校还加强对水电设施管道进行排查检修,保证设施平稳运行,加强留校学生和职工安全巡查,做好冬季食物供应,保障校园师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为预防楼顶积雪可能产生的意外,校园内多处拉起了安全警戒线,相关部门教职员工还自发组织起了校园安全巡查,处理积雪压折的树木和断枝,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各学院用多种形式加强了对留校学生的关心关爱,确保学生健康安全,一是辅导员每天与留校生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情况,温馨提醒并给予帮助,二是建立留校学生群,每日进行安全打卡,确保学生的安全。医学部针对学生实习出行困难情况,协调请假;关心返乡学生,排查受灾情况。5日,医学部相关负责人到实验室走访了假期仍在进行科研的师生,叮嘱大家注意安全。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前往学生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提醒学生安全第一。
特殊时期,针对留校的外籍师生,国际处及时采取应急处置,实行每日领导带班、到岗值班、宿管24小时值守制度。由于近期天气寒冷,雨雪增多,2月7日,国际处老师先后巡查了公寓活动中心、洗衣房、公共厨房及其他公共区域,向学生们询问了日常学习与生活情况,并提醒大家注意用电安全,防止火灾等意外发生,嘱咐同学们适当增添衣服,均衡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投完这一篇,就回家”
2月6日又一场大雪来袭,听闻仍有3名学生留在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赶紧来到学校,看望慰问学生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注意安全,早日回家。20级生物技术班的王东说道:“谢谢老师,我投完这一篇,就回家。”
原来,希望读研继续深造的王东,自寒假起就留校开展科研工作。他先跟随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中心老师完成了汉江水生生物资源的调查工作,考察了汉江30个断面的水质及水生浮游生物,返校后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分子生态学手段,探讨长江珍稀鱼类的遗传多样性情况,并撰写了科研论文。此前已在北大核心期刊《水生态学杂志》发表过正式论文的他无惧风雪,希望利用假期再出更多成果。
正当学院老师一边叮嘱同学们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及时和学院联系,路过的孙宪迅老师也加入了进来。一直在实验室继续自己科研工作的孙老师也和王东交流起了科研心得。
“银装素裹”的江大里,却有着无数像孙老师这样的科研人“热忱”如火,无论风雨如何,他们都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实验室里进行着自己的“战斗”。
2月4日,风雪漫天之际,师生服务中心会议室里则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的复评答辩,为提高我校2024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率,多个项目团队都在这汇报着自己项目的最新进展和预期成果。尽管遇到雪冻极端天气,但在学校网络与数字化建设办公室以及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老师们纷纷戏谑道:“追求真理的道路,无惧‘风雪’。”
“我们来看您了”
风雪无情,人间有爱。
1月28日至2月1日,校党委书记覃道明带领学校办公室、社会合作处、校团委及招生就业处等一行7人赴湖南、贵州开展促就业“寒假暖心行动”,还来不及休整,便又赶上冻雨暴雪,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校园铲冰除雪工作中。
灾害面前,最要紧的是困难群体。顾不得道路结冰打滑,学校领导与相关部门同志一道,慰问了53名困难师生党员,冒着大雪走访慰问了离退休老同志和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们中既有为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领导、老领导遗孀以及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也有在外挂职的青年教师。
受极端天气影响,慰问人员所乘车辆多次打滑、抛锚,面对困难,“这份心意最重要!”带队校领导毅然说道,或下车徒步,或帮助推车,誓要将这份“温暖的心意”送到老同志身边。
在这个特殊时期,沉甸甸的“心意”,汇聚成冬日的“暖阳”,为一个个家庭送去了最真挚的“温暖”,成为这个冬天校园里最温馨的“旋律”。(文:易俊 编辑:黄韵雅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