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个时期以来,大工新闻网以【师者如光】专题为依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陆续推出大工优秀教师至诚报国担使命、培根铸魂育英才的奋斗故事,激励鼓舞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近“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建设工程学院张吉礼教授,一起来看他的奋斗事迹。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建设工程学部的张吉礼教授坚持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支撑,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他坚持守正创新、言传身教,引领学子们逆风生长、成长成才,帮助初入研途的学生走出迷茫,让他们在学术之路上快意驰骋。
春风化雨,收获硕果累累
“张老师以渊博的学识、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以及崇高的人格启发着、感染着每个同学,引领我们走入知识的殿堂、思维的宝藏。”土环0901班全体同学曾在班级报告中这样感谢张吉礼教授。
在张吉礼教授的思政育人之路上,他坚持向内激励,向外引导,秉持着有教无类的理念,帮助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引导学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教育学生要不忘来路,懂得感恩。
受张老师的感染,学生任体秀在毕业经济独立后,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遵义市知行助学基金会,带动资助更多的学生读完大学。任体秀的励志故事也登上央视经济半小时,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榜样。
张吉礼教授的春风化雨收获硕果累累。近五年,共培养博士16人、硕士14人。其中,7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省优秀大学生党员,1人获省优秀毕业生,2人获校优秀共产党员,11人次获校优秀研究生。在已毕业的20名博士中,现有18人在国内外高校任教,涌现出如赵亮、周超、李威等一批品学兼优的研究生。
守正创新,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坚持寓教于乐。冬奥会工程、火神山医院、中国空间站等国家时事是张吉礼课程内容中的“常客”。他引领学生知行合一,带领他们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创新竞赛中实践,为他们创造实践平台,推动实践育人。他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指标,提出了“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专题汇报+实验操作”教学效果考评方法,解决了思政育人效果评价难的问题。
坚持寓教于实。张吉礼在课堂上将基础研究和专业实际进行结合,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以及创通控制论和制冷中的理论问题相联系,通过不同的角度建模,推导求解,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制冷课理论问题的创新能力。他通过将团队成果和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堂中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们提升科研创新的兴趣和自豪感。
锐意进取,带领团队披荆斩棘
为了更好地提升科研团队的水平,作为暖通学科的负责人,他牵头推进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所在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为2022年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获批教育部智能建造本科专业、获批“智慧城市建造与管理”自设交叉学科和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
他依托国家级科研课题,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以担当为己任、以交叉为突破”跨学科研究生育人新范式。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精神之基;引导学生立足工程实践、做跨学科研究,培育学生能力、品格和爱党、爱国情怀。
由张吉礼教授主讲的课程《建筑用制冷技术》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出版住建部“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获E9高校和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指导11名本科生获CAR-ASHRAE等学生设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优秀奖2项。
一方书桌,一份责任系希望;满怀热忱,满志豪情培英才。课堂上,他激情飞扬,激发学生无限潜能;生活中,他亦师亦友,给予温暖关怀。张吉礼表示,他始终谨记蔡元培所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他将始终秉承用心去教,用爱去育的教育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吴芊楠 刘嘉瑞 编辑: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