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常亮率队到访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并就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方向开展座谈会。学校领导刘开南教授出席座谈。
学校领导刘开南教授详细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以及人工智能、语料库建设等基本情况。他表示,作为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旗下的学校,发展宗旨不仅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还要依托吉利的科技前沿为服务社会培养更多高价值能力人才。目前,学校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将吉利中央研究院等科技前沿理论技术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与吉利中央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已建立了包括算力、自研星睿大模型基模和智能体平台、多模态数据语料资源和人机交互、无人驾驶在内的完整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希望能够为广西和东盟国家提供更多服务和支持。未来,学校会全力支持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工作,依托吉利在汽车AI大模型上的实践经验,以“新能源+人工智能”为核心,为广西企业走出去赋能;依托东盟小语种语料库沉淀基础,共同建设语料标注平台,构建泛化语料库,满足广西,服务东盟;基于泛化东盟语料库,构建各类产业垂直模型,依托教育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输出,促进当地人才培养。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汽车创新大赛”“垂直行业大模型应用”“政务智能体合作开发”等项目落地来回应自治区政府对人工智能的部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广西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总体规划指引为顶层设计,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的要求部署,彻底转型传统学科,聚焦数字科技学科方向,系统建设AI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数字科技、数字人文、数字艺术、数字经济、数字治理”五大学科方向,42个专业,构建全系一体化数字科技人才培养生态。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统建构数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为广西AI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和高等教育AI人才培养提供了系统性思路、可借鉴建设经验、可行性实践成效。学校先后与吉利中央研究院和吉利人才发展集团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知识库——多智能体教学大模型,自主研发了基于吉利星睿大模型的AI教学系统应用场景、语料获取与智能应急系统、东盟小语种语音及文本语料库、吉利HAM-TTS语音大模型(小语种汽车语言服务)等,并开展东盟小语种数字人应用直播、数据信息获取与分析系统应用等数智化实践,创建多元化场景式数字人才培养模式。语言科技学术团队在东盟多语种人机交互语料库建设中,已完成中文5个应用场景共一百万余条词条的收集,泰语、越南语、印尼语也分别完成了5个应用场景共一百万余条词条的收集。
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常亮对学校人工智能建设、语料库建设、学科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学校学科研究、语料库建设走在数字科技前沿,拥有的一流实验室和超算中心也能够为地区和学校提供支撑。他指出,广西将聚焦于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此为中心牵引,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这一中心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实体,更是一个具有拓展性的平台,旨在促进城市合作区的形成,并带动东盟国家与广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共同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双方将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和场景上。尤其在广西及东盟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双方应积极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与其产业相结合。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将是一个相向而行的过程,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希望双方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合作共建,不仅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的落地,还能在政策沟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双方还深入探讨在算力、语料、模型、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可能。
期间,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一行还参观了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数字生态廊、金融科技实验室、跨境电商实验室、图书馆、AI数字艺术研究中心等场所。
此次访问,双方进行了初步对接,制定了合作项目清单,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广西的发展与应用,并深化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期待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同开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员随同参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科研处、教务处、产教融合与成果转化处、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