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是一所以工农理文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属21所“双高”建设高校之一。2021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22年,入选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始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胶东师范学校、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以吴伯萧、何其芳、臧克家、老舍、萧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这里弘文励教,培养了一大批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优秀人才,孕育形成了“厚德 博学 日新 笃行”的校训精神、“求是至善 尚实致用”的优良校风和“严谨 精益 卓越”的质量文化,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7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3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56.7万册、电子图书120.3万种。在校生3.1万余人 。
学校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现设24个学院、60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20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成为全省同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水利环境海洋、芯片与集成电路、教师教育、食品药品与现代农业、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等五大学科群建设集群效应凸显,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首批山东省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山东省美育评估和体育评估。2022年,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现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6个专业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拥有1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思政课“金课”和10部省级一流教材。在近四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71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6项。学校在2018—2022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7位。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建有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衔接配套、布局合理的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8个。2022年,高水平科研平台团队不断涌现,建成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立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93项、国家级45项,实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获评“中国好技术”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成果奖各1项,2个参与项目成果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803人,正高256人,副高54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27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2人次、省级人才称号专家105人次。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4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融合,构建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共建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五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工作模式。2019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省直部门、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单位49家,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烟台海洋工程安全保障技术创新中心、烟台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院等27个协同创新平台,以及绿叶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盈科法学院等多功能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获批省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2022年到账横向科研项目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学校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计划试点、省新一批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入选中国宇航学会单位会员、国家海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单位,多次获评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和省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奖,连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十佳驻烟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校是全国首批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正式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长短期国际学生人数1200余人。现设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国别区域研究中心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4个,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建有2个汉语中心、1个烟台世宗学堂,在马来西亚设立鲁东大学教育硕士教学基地。卢瓦尔孔子学院先后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汉语考试优秀考点”。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历代鲁大人笃定的办学信念。九十三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里迈出校门,踏入社会。迄今为止,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2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牢和职业技能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涌现出了以“鲁大作家群”领军人物、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最美大学生村官”张广秀,“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安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学校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积极实施党建工作铸魂、头雁、强基、养正“四大行动”和党建业务“双优”创建工程,获批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4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1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1个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3个全省党建工作“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入选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山东省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山东高校民主党派活动基地,是首批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首批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有关做法被第27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列为经验交流材料,典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目前,学校全体师生正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扎根山东半岛,坚持守正创新开放,追求严谨精益卓越,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学科筑峰、创新驱动、文化赋能战略,推动办学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奋力谱写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宏阔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