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转型发展,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力量共同举办行业学院,成为对接产业行业需求侧、优化人才供给侧的最佳载体。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把行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方略的落地载体和实验园地,并在其中汇集转型发展的诸多改革元素,通过检验检测学院等行业学院的试点,实现以点带面,支撑学校转型发展顺利破局,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提供可行性的路径参考。
行业学院并非院校改革的新生事物,我国上世纪50年代按行业归口建立的单科性高校、新设的专门学院,即是行业学院。在新经济、新业态崛起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剖析行业学院的办学内涵与建设路径。
2013年,学校敏锐地抓住国家开放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检验检测人才需求旺盛的机遇,首先在校内建成第三方环境检测中心,并与若干家知名企业共同入股,建立独立法人企业——泰科检测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学校与公司共建环境检测学院,这是学校组建的第一所行业学院;随后,为落实泰州市“建成长江经济带检验检测新高地”的部署,又以环境检测学院为基础,与市质监局共建检验检测学院;并联合市食药监局、住建局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将环境检测平台向食品药品农产品检测、建设工程检测等方向延伸。在检验检测学院的牵引下,该校又相继成立“机器人、大数据、电源技术、3D技术、智能建造、设计创意”等6所行业学院。六年来,南理工泰科院行业学院建设,从“自发自为、基层实践”向“理论探索和模式研究”的方向推进,形成对行业学院办学内涵与特征的清晰界定。
行业学院是高校以区域重点、支柱或新兴行业为服务对象,紧密对接行业运行链,“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学科、专业有机交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应用服务、技术培训”等功能集于一体的教育组织形态。
行业学院的功能定位是行业人才摇篮、高品质行业技术服务平台、行业标准研制与技术孵化园地、行业人才终身学习基地。行业学院兼顾教育的个体化功能和社会化功能,坚持“两个导向”:一是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实现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生命成长;二是以行业发展为导向,锁定相关行业未来5—10年急需领域,输送应用型专才与技术创新成果。
行业学院以新经济、新业态为背景,具备“五新”特征:一是教育理念“新”。扎根地方,对接行业,同频共振、和谐共生;二是建设方式“新”。“政校行企”四方联动,资源共建、责任共摊、利益共享、文化共融;三是学科专业“新”。跨学科专业的学科专业集群对接新行业的创新性、复合性;四是培养模式“新”。政府主导,学校主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五是评价维度“新”。师生发展度、行业贡献度、区域影响度。
采取“政校行企”协同共赢的举办方式。行业学院相较于“校企合作”,是主体更加多元、联系更为紧密的合作模式。学校检验检测学院是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战略性互动合作的典型样本。由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等政府机构引领、调配相关资源,由中国环境产业协会等作为技术支撑与顾问指导,由学校与质监、环保、食药监等部门,与政府检测机构,与泰科检测公司为首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企业集群协力共建。